•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重庆高校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有“三变”

时间:2015年12月28日 信息来源:重庆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5年12月24日的《重庆日报》以《重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三变”让学生大呼过瘾》为题深度报道了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从内容到形式、课内到课外、教师的选拔到上课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报道一经刊发,人民网、网易等网络主流媒体作了转载。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有“三变”

核心提示

如何让《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接地气、有人气,真正发挥思政课应有作用,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政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重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从内容到形式、课内到课外、教师的选拔到上课是如何改革创新的,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课走进学生生活,变得“活泼有爱”,受到学生喜爱。

变内容和方法

直面热点难点 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对中国发展带来哪些机遇?中俄关系发展将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当前肆意传播的网络谣言?走进重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当下热点“一网打尽”。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离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较远,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这让课堂极易枯燥,容易沦为形式。”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肖铁岩说。

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09年开始,重庆大学把《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改革作为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只有直面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身边实例,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市情、国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部(处)长、《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相关负责人罗滌说。

针对当下“90”后大学生热衷网络的特点,重庆大学拓宽了《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形式。结合高校社区平台“易班”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考试,并且学生如果觉得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还可以进行刷分;要求任课教师公布课程QQ或微博,通过新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大学生参与《形势与政策》教学的主动性。其中该课程项目负责人的微博粉丝已达到38万人;课程任课教师、副教授李颖老师建设的易班公共号每天推出“‘易’说时事”,吸引学生3000多人,成为重庆大学的明星公共号。

“上了一堂课以后,我从最开始的抵触变成了期待。”建筑城规学院2014级的张政远由衷地说:“这门课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有兴趣去了解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在“易班”上,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非常高,更有不少学生表示上得不过瘾,要求增加课时。

重庆大学在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2.5%,较改革前不足50%的教学满意率显著提升,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抬头率大幅度提升,真正做到了让思想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变形式和载体

课内多互动 课外重实践

“老师,我认为美国的发展不比中国差,为什么中国能提出三个自信?”

面对学生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党委副书记、思政课教授、《形势与政策》课设计者之一的蒲清平老师“从容”地列出了中国1993年到2014年GDP的增长数据,再分析了金砖五国的发展现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让学生心服口服。

“我们允许课堂存在质疑,真理总是在交流与碰撞中越辩越明,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蒲清平说。

提问、交流等有效的课堂互动是重大《形势与政策》课的一大特色。有的老师还会提前公布下次课的主题,让学生准备,以便更好地参与进课堂。

《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徐方正讲了一个案例。在一次课堂中讲到东风系列导弹,他只是做了大致的介绍,就有同学当堂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每一个系列每种型号的优势、性能、攻击范围等,让在场师生大开眼界。

重大还把该门课的“课堂”搬到了学生宿舍,开讲“时事讲坛”。这是一种以沙龙形式进行的讲座,由学生在网上自由报名。由于名额有限,每次通知一公布,很快就会被一抢而空。

在一次主题为“反腐与法治”的主题讲座中,学生分成两派展开辩论,精彩的观点让在座学生直呼过瘾。最后,一个小时的讲座持续了3个小时。“我们也非常愿意尝试用这种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倡导主流价值观,从而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该次讲座的主讲者徐方正这样说。

《形势与政策》课还从课内走向了课外。重大把该课程与专业实习、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走出课堂,到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农村等以多种形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把握时代脉搏。

变选拔和考核

教师课上得好不好 学生用分数来说话

《形势与政策》课要怎样上学生才爱听?关键还是看教师。

从一开始重大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把着力点放在教师身上。首先,学校划拨专门课程建设经费,并以校党委的名义发文,积极要求教师参与,实行校领导带头上课,反响良好。学校党委副书记肖铁岩的课受到学生集体称赞,纷纷在其微博下留言,要求增开课时。

其次,严把任课教师“入口关”。无论是学校领导、专家教授,还是普通教师、辅导员,凡是要参与该门课程任课的,必须接受专家组的试讲说课“面试”。面试中,严格进行考核,即便是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不合格依然毫不留情地淘汰。

并不是进入名单就万事大吉,课上得好不好还得由学生的分数来说话。学校会在组织学生、教学督导对教师进行评分、评价,淘汰末尾的20%。“这‘逼’得我们每堂课都认真准备。”有老师感慨,其中有甚者为一堂课准备时间达半个多月,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100多张PPT。

为了保证授课质量,任课教师每学期都要根据教育部教学要点,围绕国内外变化趋势,展开集体备课研讨等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和毕业生,理工科和文科生等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重大《形势与政策》课硕果累累。其课程教学改革获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负责人之一的蒲清平被遴选为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杰出青年”人才,负责人罗滌研究员获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研室成员获得全国辅导员优秀论文一等奖、重庆市心理健康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形势与政策课·学生评价

“希望多增加几节《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助于自己对国内形势的了解。”

“老师十分幽默风趣,习惯和学生打成一片,最重要的是给我们传达了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和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社会问题,鼓励大家做一个对社会和自己负责任的人。”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孙江林的部分评价

“课时虽短,但我收获很多,对国家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白老师讲得声情并茂,激发了我极大的学习兴趣。”

“白老师总是精神饱满,特别认真地给我们上课,上课时课堂气氛调动得特别好,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知识,而且对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白强的部分评价

文章热词:成人高考
上一篇: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 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下一篇:教育部组织专家来重庆大学督查实验室安全
(作者:佚名 编辑:重庆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